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《漫长的季节》,虽然已经看完有一段时间了,但这部剧的后劲儿是真大。
剧里的人物,不论是王响还是年轻时候的沈墨、王阳,还是彪子,都令人印象深刻。但是,今天我想说的,是曾经风光无限的保卫科科长,刑建春。
由杨一威饰演的华钢保卫科科长刑建春,年轻时候可谓是风光无限的人物,身穿那个时代并不多见的黑色毛呢大衣,走路都是威风凛凛,多少小弟巴巴儿地巴结他。
也许那时候的他以为自己会一直这样风光下去。可是人生并不总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的。随着工业时代的退潮,工厂快速萧条,加上此人本身就心术不正,你看他晚年时,那件曾经让他神气的黑色毛呢大衣,却成了晚年的遮羞布,因为尿毒症,挂在身上的尿袋是他再也神气不起来的阻碍,曾经引以为傲的一切在尿毒症面前都化作了虚无。
想起,曾经学生时代一位老师说过的话:如果人生中的财富、美貌、名誉是一串数字,是无限个0,那么健康就是最前面的1,只有1的存在,后面的0才有意义。
所以学会一些日常养生的小知识,是有必要。今天,就来说一说一个给身体排毒的小技巧——拍八虚。
每天几分钟就能完成,坚持两个月,身体会有很大的变化!
《黄帝内经·灵枢》记载:“人有八虚,……以候五脏,……肺心有邪,其气留于两肘;肝有邪,其气留于两腋;脾有邪,其气留于两髀;肾有邪,其气留于两腘。”
「八」是指8个人体部位,即两肘窝、两腋窝、两腹股沟、两腘窝。《黄帝内经》认为,这八处部位有五脏真气所过、相应血络所布等,故与五脏联系密切。
「八虚」意为虚陷、薄弱之处,是五脏藏邪的所在之处。因关节屈曲处是体表虚陷之地,气血相对薄弱,容易受外邪侵扰,或恶血留止。
一、拍肘窝疏肺气 养心神
手肘窝位于手肘关节内侧,肘窝处有【心经、心包经和肺经】三条经络通过,如果经脉运行受阻,伤及心肺就易出现反复感冒、咽喉肿痛、胸闷、心慌气短、皮肤过敏干痒等。
有心肺疾病的人,常常能在其肘窝部位摸到一个压痛点,每天拍打,可使淤邪散开,则正气自复,邪气自然无从所留。
早晨起床后,我们也可以在肘窝处捏一捏拍一拍,找找是否有硬结或者痛点,如果有比较强烈的反应,就说明身体需要及时调理了,那就要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拍打的次数,将痛点或者硬结拍散开。
经常拍打肘窝可以疏通肺气、养心安神。特别是肘窝还藏着两个穴位,一个是肺经的尺泽穴,一个是心包经的曲泽穴。
尺泽穴,具有调理感冒、扁桃体发炎、咽喉肿痛、便秘腹胀、以及咳嗽的作用。
曲泽穴,具有缓解心慌气短、胸闷等心脏疾病,以及急性胃肠炎、心烦、呕吐等的作用。
通过拍打肘窝,这两个穴位同时也就疏通了,还不用费心去找穴位,一举两得。
我们都知道“肺主皮毛”,拍打肘窝还可排解湿毒,缓解皮肤瘙痒。特别是,由于湿热长痘痘,或皮肤到了冬天很容易痒痒的人,可以试试这个方法。
二、拍腋窝 疏肝气 调心神
腋下有【心经、心包经和胆经】这三条经脉运行。邪气侵犯两经,造成气血阻滞,则会伤及心肝两脏,导致头晕、心烦易怒、口苦、胸闷、手臂麻痹等。
我们常说“气急攻心”“肝阳上亢”实际上是肝火滞留于两腋,阻碍了心经气血运行,不仅伤肝,也伤心脏。如果经常郁闷、爱生气,就有可能在腋窝下长一个鼓包或感到疼痛,这也是心气被郁滞的表象。
而我们的腋窝下藏着一个“解郁大穴”——极泉穴,心经的要穴。经常拍打腋窝,可以达到疏肝理气,调养心神的作用,且对心脏和肝胆相关的疾患有不错的预防作用。
针对肝气有邪而导致的腋窝疼痛,常做这个动作:先用一只手抱住后颈,抬高手肘,以极泉穴为中心轻轻拿捏周围的肌肉,然后用手掌轻叩腋窝,最后顺着肋骨向下捋过一遍,推动行气。
此外,拍打腋窝还可以有效改善气滞血瘀、运行不畅引起的胸闷气短、心悸心悲欲哭、多疑、手臂涨麻等症状(妇女更年期也可以舒缓)。特别是有乳腺增生,结节的人,肝郁的人,更应该多多拍打。
拍腹股沟:健脾胃,防治妇科/男科病
脾有邪,其气留于两髀。
腹股沟,即大腿内侧腹股沟处,主要有【脾经和胃经】通过。除此之外,整个盆腔的淋巴也集中在这里。两经气血阻滞,则会伤及脾胃之气,从而引发该脏腑的疾病。
现代人长期久坐,腹股沟则处于长时间蜷缩的状态,气血运行凝滞而缓慢。身体的毒素、寒气也会在这里滞留。
拍打腹股沟,不仅能促进盆腔淋巴循环,调畅气血运行;还起到调理脾胃、运化水湿,改善食欲下降、腹胀、四肢无力、便溏、肥胖等问题。
同时,拍打腹股沟还能刺激到冲门穴和气冲穴,这两个穴位对月经不调、痛经等各种妇科炎症、男科疾病和血脉不畅导致的血瘀痰湿,有不错的辅助治疗的效果。
气冲穴,具有调理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双脚冰凉、阳痿等作用。
冲门穴,具有调理腹痛、妇科崩漏、带下、睾丸炎等作用。
我们在拍打的时候不需要找穴位专门的位置,大面积在附近拍打即可,这样既健脾胃,还能治疗多种妇科疾病。
拍腘窝:补肾养肾、舒缓腰腿疼
肾有邪,其气留于两腘窝
腘窝,就在两膝关节的后面,主要经过【膀胱经和肾经】这两条经脉。
经常久坐、或者腰膝酸软的朋友,在膝盖窝的位置可能会有硬结、鼓起,这是因为经脉不通导致的。临床常见的还有如腰背痛、足跟痛、肾脏疾病等。
经常拍打腘窝,不仅在泻肾之邪气,同时你在振荡肾气,调补先天。又因腘窝还分布着委中和阴谷这两个穴位,从而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。
委中穴,常用于治疗腰及下肢病证;腹痛,急性吐泻;小便不利,遗尿等。
阴谷穴,常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疾患、阳痿、膝关节炎、膝股内侧痛等。
传统疏通“八虚”的方法就是“拍八虚”。拍八虚,应根据自身需求,可以选择重点部位拍,也可以不同部位每天交替拍。
拍打方式:两手持空心掌,或握空心掌,由轻至重,直至拍打处开始发热,出现微微发红,略带紫红即可。
可每天拍打1-2次,每次3-5分钟,推动全身气血行走的更快,帮助身体排走邪气,达到疏通经络,养生保健,增强体质的效果。
我们在“拍八虚”时,不要刻意追求拍出痧。正常的拍打,如有出痧是在排毒,每次拍打,痧越来越少,说明身体的邪气在减少,身体也在好转;也有朋友是拍不出痧的,所以不用过于纠结。
注意事项:
1. 怕打之前,身体放松,两腿直立,呼吸均匀,双脚与肩同宽,两膝微微弯曲,膝盖不过脚尖。
2. 拍打时要避风,以免风寒之邪侵袭人体。
3. 拍打后要在3小时后洗浴,并要用热水,不可用凉水。
不宜拍打人群:有出血倾向的疾病患者;严重糖尿病患者;有皮肤外伤、或皮肤有明显炎症者;新发生骨折、扭伤者;处于月经期、妊娠期的女性。
拍八虚简单易行,又避免了寻找穴位的繁琐。
正常的人,通过拍打可以调节五脏气血的运行;五脏有邪气的人,可以通过拍打某个部分起到防治的作用,绝对是一个值得大家坚持的养生保健妙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