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至真堂资讯 > 中医养生

每天3分钟,排毒养生祛寒湿

来源:至真堂     发布时间:2023-06-27     浏览次数:92次

小编发现在红某书上很流行的拍八虚,引起了很多网友一起打卡练习。

我的一个朋友也是其中一个,当她刷到这些内容的时候,便迫不及待地分享给我。

在中医上,拍八虚其实是有依据可行的,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真了解——拍八虚



何为八虚?



《黄帝内经•灵枢•邪客》:“人有八虚,……以候五脏,……肺心有邪,其气留于两肘;肝有邪,其气留于两腋;脾有邪,其气留于两髀;肾有邪,其气留于两腘。凡此八虚者,皆机关之室,真气之所过,血络之所游,邪气恶血,固不得住留;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,不得屈伸,故拘挛也。”




「八」是指8个人体部位,即两肘窝、两腋窝、两腹股沟、两腘窝(膝盖后面的位置)


《黄帝内经》认为,这八处部位有五脏真气所过、相应血络所布等,故与五脏联系密切。

「八虚」意为虚陷、薄弱之处,是五脏藏邪的所在之处。

因关节屈曲处是体表虚陷之地,气血相对薄弱,容易受外邪侵扰,或恶血留止。



01

拍肘窝 疏肺气 养心神


手肘窝位于手肘关节内侧,肘窝处有心经、心包经和肺经三条经络通过。

如果经脉运行受阻,伤及心肺就易出现反复感冒、咽喉肿痛、胸闷、心慌气短、皮肤过敏干痒等

早晨起床后,我们也可以在肘窝处捏一捏拍一拍,找找是否有硬结或者痛点。

如果有比较强烈的反应,就说明身体需要及时调理了,那就要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拍打的次数,将痛点或者硬结拍散开。

而且肘窝还藏着两个穴位,一个是肺经的尺泽穴,一个是心包经的曲泽穴


尺泽穴,具有调理感冒、扁桃体发炎、咽喉肿痛、便秘腹胀、以及咳嗽的作用。

曲泽穴,具有缓解心慌气短、胸闷等心脏疾病,以及急性胃肠炎、心烦、呕吐等作用。



通过拍打肘窝,这两个穴位同时也就疏通了,还不用费心去找穴位,一举两得。



02

拍腋窝 疏肝气 调心神


腋下有心经、心包经和胆经这三条经脉运行。

邪气侵犯两经,造成气血阻滞,则会伤及心肝两脏,导致头晕、心烦易怒、口苦、胸闷、手臂麻痹等。

我们常说“气急攻心”“肝阳上亢”实际上是肝火滞留于两腋,阻碍了心经气血运行,不仅伤肝,也伤心脏。

如果经常郁闷、爱生气,就有可能在腋窝下长一个鼓包或感到疼痛,这也是心气被郁滞的表象。

而我们的腋窝下藏着一个“解郁大穴”——极泉穴,这是心经的要穴。

经常拍打腋窝,可以达到疏肝理气,调养心神的作用,且对心脏和肝胆相关的疾病患有不错的预防作用。

针对肝气有邪而导致的腋窝疼痛,常做这个动作:

先用一只手抱住后颈,抬高手肘,以极泉穴为中心轻轻拿捏周围的肌肉,然后用手掌轻叩腋窝,最后顺着肋骨向下捋过一遍,推动行气。

此外,拍打腋窝还可以有效改善气滞血瘀、运行不畅引起的胸闷气短、心悸心悲欲哭、多疑、手臂涨麻等症状(妇女更年期也可以舒缓)

特别是有乳腺增生,结节的人,肝郁的人,更应该多多拍打。



03

拍腹股沟 健脾胃,防治妇科/男科病


脾有邪,其气留于两髀。

腹股沟,即大腿内侧腹股沟处,主要有脾经和胃经通过。除此之外,整个盆腔的淋巴也集中在这里。

两经气血阻滞,则会伤及脾胃之气,从而引发该脏腑的疾病。

现代人长期久坐,腹股沟则处于长时间蜷缩的状态,气血运行凝滞而缓慢,身体的毒素、寒气也会在这里滞留。

拍打腹股沟,不仅能促进盆腔淋巴循环,调畅气血运行;

还起到调理脾胃、运化水湿,改善食欲下降、腹胀、四肢无力、便溏、肥胖等问题。

同时,拍打腹股沟还能刺激到冲门穴和气冲穴。

这两个穴位对月经不调、痛经等各种妇科炎症、男科疾病和血脉不畅导致的血瘀痰湿,有不错的辅助治疗的效果。


气冲穴,具有调理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双脚冰凉、阳痿等作用。

冲门穴,具有调理腹痛、妇科崩漏、带下、睾丸炎等作用。



我们在拍打的时候不需要找穴位专门的位置,大面积在附近拍打即可,这样既健脾胃,还能治疗多种妇科疾病。



04

拍腘窝 补肾养肾、舒缓腰腿疼


肾有邪,其气留于两腘窝

腘窝,就在两膝关节的后面,主要经过膀胱经和肾经这两条经脉。

经常拍打腘窝,不仅在泻肾之邪气,同时也在振荡肾气,调补先天。

而且在腘窝处分布着委中和阴谷这两个穴位。


委中穴,常用于治疗腰及下肢病证;腹痛,急性吐泻;小便不利,遗尿等。

阴谷穴,常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疾患、阳痿、膝关节炎、膝股内侧痛等。



经常拍打腘窝就能预防腰膝酸软等疾患。

另外,拍打这八个位置不是随意拍打几下就能有效果的,除了要长期坚持,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手法才行。


八虚拍打方式